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水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5:44
【推荐】水教案汇编6篇

【推荐】水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词不达意、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鼓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②出示生字卡片

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①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②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

③谁能说一说这几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2)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你先自己练习一下吧。(自由读)

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

④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至五自然段

①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同桌互读,把答案画在书上。谁来提示一下,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同学边读边画。

②不知你们读懂了没有,我这里还有一些贴图,谁来帮老师贴在黑板上。

③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④在我们读书时,有一名同学向我提出了问题。谁来读一下。

⑤谁能告诉她不明白的问题吗?

⑥读第三、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谁来说一说: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想不起来可以看看书。

⑦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3、激趣说话

(1)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2)人们说得很精彩,如果能写下来就更好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把它写一写,在展示台上展示。

第六至七自然段

(1)自己先读一读。

(2)与学生对话。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致电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4、指导背诵

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吗?你喜欢哪部分,就请你把你喜欢的那部分背下来。

5、指导书定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1)引导学生观察字体。

(2)让学生指出每个字要注意的地方。“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

6、扩展延伸

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吗?

水教案 篇2

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评价,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的内容比较少,本打算合并到其他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

水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

(1)播放: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

(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 ……此处隐藏4598个字……会带来怎样的情况呢?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篇二

一、教材简说

跟随着小洁的目光,我们欣赏着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当小洁正想把面包纸扔进湖里的时候,她看见那清澈的湖水像镜子一样,映照出蔚蓝的天空和如画的山峦。谁忍心把这“镜面”打破呢?小洁攥紧了面包纸,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进了应该放的地方。

遗憾的是,那面“镜子”还是被一个小孩弄了个污点。那块香蕉皮,吓跑了小鱼,就连湖水也“皱起了眉头。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每个人精心呵护。小洁只是在那面“明镜”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开的手,但对每个人来说,在这一瞬间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美好的心灵。

让我们把这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吧。别忘记小洁那企盼的目光。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一些字在生活中学生可能早已认识,不认识的通过读课文和借助汉语拼音,基本上能独立识字。教学中可以开展摘苹果等游戏,使学生品尝独立识字的乐趣,再请摘到“苹果”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读“摘”到的字。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和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1)生活中识字:“镜”可能在眼镜店的招牌或广告上见过,“映”在电影海报上会常常出现,“演”在电影电视和文娱活动中常见,“蕉”会出现在水果店的商品标签上。“幻”在孩子们喜欢的科幻片片头中常常出现;也可引导回忆,“幻”与上学前天天见到的“幼儿园”的“幼”字字形区别在哪里。

(2)以旧带新识认生字:则-侧、电-龟、奶-扔

2.写字

(1)复习提手旁的写法并指导学生写好“扔、掉”二字。“扔”字的右边可借鉴以前学过的“奶”字右边的书写方法。

(2)引导学生注意“舟”和舟字旁的区别。

(3)“觉”字要侧重引起学生注意下面是“见”不是“贝”,练习写好最后一笔竖弯钩。可联系字义帮助记忆:想想为什么“觉”字下面是看见的“见”呢?

(4)重点学习目字旁的写法。本课有两个带目字旁的字:眼、睛。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区分“目”字旁和“木”字旁,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然后,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二)朗读感悟

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面包纸是本文的线索,“刚想、生怕、攥着”等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扔香蕉皮的小孩与小洁行为的对比,湖面的变化是文章的含蓄表现手法。抓重点、析对比、明线索、攻关键,就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教学中应该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练习朗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达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教育目的。

教学时,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文章的起伏变化,人物内心感受的前后不同,这是本文朗读的重点和难点。朗读感悟训练要有梯度,不同的环节要有各自的侧重点。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赛读课文,正确流利;评读课文,相机纠正;再现情境,引导感悟。

1.看课文插图或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洁乘船在清澈的湖中欣赏两岸景色的画面),听配乐示范朗读。

2.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你的心情如何?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第一、二自然段呢?

3.配乐朗读以上段落。比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4.透过动作,体会心理。

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应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5.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讨论:最后一句“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是什么意思?

6.自主学习,背诵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哪部分,把它背诵下来。

(三)实践活动

1.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活动。

2.以《文明,只差那么一点点》为主题开展一次小小讨论会。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齐读课题,展开想象

1.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

2.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三)初识生字

1.自读生字。

2.同桌互相读。

3.教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全班认读。

(四)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感情朗读,深入体会

1.朗读文中写景的段落

你想不想也坐在这条船上,和小洁一起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呢?

(课件演示)你都看到了什么?怎样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学生各自练读美景部分,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2.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洁看着湖水,为什么“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3.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遗憾、惋惜的语气。

4.读最后一段。说一说,小洁向哪儿跑去?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小洁的感情变化过程

(七)巩固识字,练习写字

(八)完成课后的比喻句练习

(九)扩展活动

1.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您注意您的脚。”

2.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清澈的湖水》的原文阅读

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小洁穿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小洁看得入了神。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哟,清澈的湖水里面有许多小鱼在游。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眼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突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

《【推荐】水教案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